◆劉紅廷
當(dāng)我翻開李娟的《遙遠(yuǎn)的向日葵地》,便如同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旅程。在那片遠(yuǎn)在天邊卻又仿佛近在眼前的向日葵地中,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自然的壯美與生命的頑強,更是人性的光輝與生活的真諦。
向日葵,那燦爛綻放于陽光下的生命象征,在《金色》篇目中,它們?nèi)缤幻婷骈W耀的旗幟,無畏風(fēng)沙,不懼烈日。它們的堅韌,恰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,即便面對艱苦的環(huán)境,依舊堅守著自己的土地,用勤勞與智慧書寫著生活的傳奇。就如《擅于到來的人和擅于離別的人》中所展現(xiàn)的,人們在這片土地上,不斷地迎來挑戰(zhàn),又不斷地與之告別,卻始終保持著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執(zhí)著。
李娟筆下的母親,是勇敢與倔強的化身。她在向日葵地中忙碌的身影,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,彰顯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。在《闖禍精》里,母親雖歷經(jīng)種種困難,卻從未放棄對生活的希望,她不畏艱難,努力經(jīng)營著這片土地,為了生活拼搏不息。她的樂觀與堅韌,如同一束明亮的光,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,讓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,也能堅定地勇往直前。
在這片遙遠(yuǎn)的向日葵地中,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彼此成就。人們尊重自然,順應(yīng)自然,從《大地》中我們能深刻感受到,自然給予人們豐厚的回報,讓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得以生存和發(fā)展。人們在自然的懷抱中,找到了生命的根基,也找到了心靈的歸宿。
讀完《遙遠(yuǎn)的向日葵地》,思緒不禁飄向不久前與一位曾教過的學(xué)生的交談。這位學(xué)生因工作緣由,涉足索馬里、黎巴嫩、老撾等戰(zhàn)亂或貧窮落后之地。在那里,人們對穿戴毫無時尚與美感的追求,能蔽體御寒便已心滿意足;對食物的渴望僅僅是填飽肚子;眾多人無家可歸,疾病與安全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威脅。
后來,與亦師亦友的退休大學(xué)教授聊天提及此事,教授感慨道,且不說戰(zhàn)亂地區(qū),許多非戰(zhàn)亂地區(qū)的生活條件也遠(yuǎn)不及我們。亞洲的孟加拉、緬甸、印度、尼泊爾等國,窮人生活之艱苦難以言表,更無從談及城市形象。即便是越南、印尼、馬來西亞這類稍好的國家,與中國相比也相差甚遠(yuǎn)。美國在基建、安全和美食方面也難以趕超中國。俄羅斯的莫斯科、列寧格勒雖有 4G,但出了大城市,各種條件皆不如中國。埃及的旅游熱門地也破敗不堪,希臘以及其他所有國家皆是如此。
一次閱讀,一場交流,猶如一場深刻的心靈洗禮。它促使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,讓我們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。在這喧囂的世界中,我們確實需要一片如寧靜向日葵地般的凈土,讓心靈獲得片刻安寧。更要在這片生命的沃土里,汲取力量,綻放屬于自己的璀璨光芒。讓我們以感恩之心,擁抱生活的饋贈,在不斷前行的道路上,始終銘記那些提醒我們珍惜的瞬間,用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,書寫屬于我們的精彩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