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蔡卓穎
一株莊稼的成熟,只是成熟;一片莊稼的成熟,才是整個節(jié)氣的到來。
村子里靜悄悄的,曬場上,一只雞躡手躡腳地過來,啄黃燦燦的玉米棍兒,也沒有呵斥聲。人,都到地里了。
天不亮,家里的大人便收拾好了農(nóng)具,套好牛車,把孩子們喊醒,收谷子去,收花生去,收玉米去,收高粱去,收芝麻去,收大豆去,收棉花去……
一株株莊稼步調(diào)一致地挺立在田野里,他們是農(nóng)民寄養(yǎng)在土地里的孩子,春天出門,風吹日曬、電閃雷鳴,莊稼在土地里站成排,緊緊靠在一起,默默地承受。一株莊稼最終成為一捧糧食,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該有多難?春天干旱,一粒種子落在一瓢水滋潤的土坑里,便有了活路,若是落在坑外,即使不被旱死,也病懨懨的一生;破土萌芽時,一只蟲便掌握生殺大權;拔節(jié)生長時,一場大風或者大雨都能連根拔起;好不容易成熟了,一只鳥飛來,所有的未來都戛然而止。所以莊稼從來不考慮個體,莊稼有著強烈的集體觀念,他們相互依偎,肩并肩,手拉手,他們的根在地下縱橫交錯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把每一絲水分都輸送給枝葉,把每一縷陽光都制造成養(yǎng)分,他們雖然知道離開誰都能活得很好,但還是固執(zhí)地連接在一起,如同塵世中的我們,誰離開誰都無所謂,可還是依賴于網(wǎng)絡,依賴于親人、愛人、同事,我們像莊稼一樣糾纏不清。
莊稼比我們更依賴于土地。村子里的每一塊土地都有自己的名字,都有自己的屬性。母子地,是村子里最肥的一塊地,旱澇保收,簡直像母豬,具有超強的繁殖力,春種一粒黍,秋收成顆籽。人人爭著搶著要。調(diào)配的方法只有抓鬮,得到了算你命好,得不到自認倒霉。洼子地,地倒是好地,只不過容易起澇,最好是種高粱,那玩意耐澇,秋天收成還不錯,種其他的則不行。王家林,實際是一片亂石崗,天一旱,地板得像塊石頭,十年九不收,可是,種著一季一季谷子,葬著一代一代王家的人。三字河子,是一塊高臺子,種芋頭,花生挺好,過去種著一片片桑樹,采桑葉喂蠶,采桑葚喂我們的這些饞嘴。種豆子卻不行,容易生豆蟲,這真是奇了怪了!小山前,是村子南邊的一座小山的山陰處,種玉米極好,種棉花也很好……要種好莊稼,必須摸清土地的脾性,不能亂下種,得因材施教。不,得因地制宜;好像也不對,得因地下種,不能亂來,再好的種子,擱錯了地兒,也是白瞎。
共同經(jīng)歷過諸多風雨,如今,莊稼們終于成熟,莊稼懂得感恩,是孝順的孩子,它們都把沉甸甸的頭垂下,不像社會中的人,稍微有點成色,便把頭和臉昂得高高的。人不如莊稼實在。
我和父親一起下地收玉米。
先是把玉米棒掰下來,然后,再用鋤頭砍倒玉米稈。我們沉默不語,各自扛起鋤頭走向地的兩邊,開始勞動。玉米棒被一個個地扔出來,漸漸堆成小丘,玉米稈在我們身后成片成片倒下,我聽見玉米的聲音,他們彼此道別,相互致敬,“辛苦了,來年再見”,他們知道,分別只是暫時,一會兒,他們又要相聚在谷場、在房頂,又會顆粒歸倉,安靜地相守在谷里。等到來年,春風化雨,他們又會站在一起,共同萌發(fā),共同成長,共同收獲,一歲一枯榮,這是莊稼的命,他們從不孤獨,永不分離。
他們賦予了村莊別樣的色彩,紅的是高粱,黃的是玉米、大豆、谷子、白的是棉花、花生,綠的是綠豆…….一層層,一片片,讓灰暗的村莊神采奕奕,沒有任何一位畫家能調(diào)和出這樣的色彩,那是陽光的色彩,那是風的色彩,那是河水的色彩,那是勞動的色彩。人,最歡喜的事情就是收獲,最好是“不勞而獲”,這大概就是各類采摘園大受歡迎的原因吧,人家辛苦一年,結果了,收獲了,你去享受樂趣,不經(jīng)勞動,坐享其成,世人皆有些惡習??墒牵约悍N的地,自己收的莊稼,心情是不一樣的。
田間休息,我和父親坐在地頭,他很愜意的望著一堆堆金黃的玉米棒說:“今年收成不錯!”我附和:“是的,很好?!彼终f:“你的文章發(fā)表得越來越少了,咋回事?”
我沉默不語,我突然有些慚愧,是啊,父親種一塊田,我也種一塊田,只不過,以紙為田,以筆為鋤,我的莊稼是那一行行長長短短,平平仄仄的文字。沒有平日的辛苦,哪有一行行的莊稼?哪有一片片的收獲?
休息完,我們把玉米裝進膠絲袋里,一袋袋地裝上板車,我彎下腰,把拉車的繩搭在肩上,父親在后面推,我們就這樣費勁地把糧食拉回家,他們配得上這樣的待遇,配得上我們感恩,因為,他們養(yǎng)活了我們,滋養(yǎng)著我們,可是,我們卻從來沒有對他們說一聲“謝謝!”
收秋之前,土地如同待產(chǎn)的孕婦,豐滿而又懶散,不事梳妝;收秋之后,土地如生育完畢,疲憊,干凈。
莊稼們都回家了,土地也累了,該歇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