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應明一邊走一邊敲打,
父女一起打鑼鼓。
父女一起吹嗩吶。
俗話說:會打三班鼓,也要幾個人。居住在黔江區(qū)城東街道官壩社區(qū)的羅應明老人,就是當地打“響器”的一個牛人,他掌握了“一人打三響”的絕技,遇紅白喜事打鑼鼓時,長期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。
近日,記者采訪了這一人打三樣“響器”的非遺文化傳承人。
15歲學會薅草鑼鼓
“老羅這個絕活估計在武陵山區(qū)都少見,只要他把這個自制的工具往背上一套,鑼、鈸、馬鑼往上面一掛,邊走邊敲打,很多人像看西洋鏡似的?!编従诱f,他們這一帶,一套鑼鼓至少要四個人打,羅應明只要再找個搭檔,就能把四個人的活路全做了。
羅應明經常被親戚朋友請去打鑼鼓,無論是到湖北咸豐一帶,還是在黔江當地,只要他鑼鼓一響,前前后后總有人圍著,自動拿出手機拍照錄像。
據介紹,羅應明出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,初中畢業(yè)后,跟著父母到生產隊干農活,在那個大集體年代,農忙季節(jié)都興打“薅草鑼鼓”,為地里干活的社員們助威鼓勁。
“我當時覺得打薅草鑼鼓,要比薅草輕松得多。”羅應明說,他15歲就拜師學會了打鑼鼓。后來,每年打薅草鑼鼓他都會提前報名參與。
后來,聰明好學的羅應明,還學會了玩龍燈、吹嗩吶等傳統(tǒng)文化項目,在逢年過節(jié)和當地過紅白喜事,他都有了用武之地。
羅應明說,尤其是春節(jié)在城里玩龍燈,不但得耍,還能拿到紅包和香煙,這美事年復一年。
直到成家后,羅應明仍然沒有放棄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追求,他不僅結合當地風俗,自編很多居民建房、搬遷、結婚、生子、祝壽,以及白事中“說福事”的吉言說詞,還會唱很多原生態(tài)山歌、民歌、小調。
多年探索“一人三響”
以前在大集體時,鑼鼓和嗩吶,都是由幾個愛好者共同出錢購買,遇紅白喜事有人來請,幾個一起開開心心地出去。
“在土地下戶后,找我學打鑼鼓、吹嗩吶的年輕人還比較多,現(xiàn)在這些徒弟都出去打工了,在家的年輕人又不愿意學?!绷_應明說,別人上門來請,他經常湊不齊人。
羅應明一直在思索,如果一個人能打幾樣響器就好了,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上陣。
前提是,如何制作一種可以懸掛幾樣器具的輔助工具,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琢磨,羅應明終于發(fā)明出一種方便攜帶在身、類似背夾的木支架。
“這個支架選木材很重要,必須是材質紋路細膩,還要韌性強的,不然會變形起絲?!绷_應明說,他前后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反復多次使用各種材料,終于制作成功。
有了合身的支架,接下來就是練習銅鑼、馬鑼和鈸的打法,根據節(jié)拍,不能打錯一個“字符”,讓別人聽得出是三個人在敲打。
“做到這些還真費了不少功夫,我差不多用一年時間才練成?!绷_應明說,現(xiàn)在我出門打鑼鼓,只要請一個幫忙打鼓的人就夠了,再不像以前那樣,遍山遍野地去找人湊角色。
喜有傳承父女齊上陣
“吹打這門手藝,在解放前,屬于‘三教九流’中的‘下九流’,大事不得進主屋,通常只能在門外?!绷_應明說,他從來不這么認為,因為這手藝,古往今來紅白喜事必不可少,現(xiàn)如今更需要有人來傳承。
通過多年外出參加紅白喜事打鑼鼓,以及代表城東街道參加大型慶祝活動,羅應明感覺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春天來了,便計劃著將這些傳統(tǒng)的吹打技藝傳承給下一代。
“我們家共三個孩子,除了送到學校接受正規(guī)教育,寒暑假期間,我也會教孩子們學習傳統(tǒng)樂器?!绷_應明說,這畢竟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,他必須讓孩子們對當地的民俗風情知根知底,教孩子們傳統(tǒng)樂器,就當是課外培訓。
據了解,羅應明的三個子女,先后都如愿考上了大學。如今,他的大兒子羅淞琳和二女兒羅冰源已參加工作,小女兒現(xiàn)在哈爾濱理工大學讀大三?,F(xiàn)在羅淞琳和羅冰源已經學會父親教的多項技藝,閑暇時,經常父子三人同時上陣。
(記者 李詩素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