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董國賓
昔日的鄉(xiāng)村,莊稼人生火做飯都用土灶。這簡陋的土灶是歲月里抹不掉的記憶,也是娘的影子。
我家的土灶在院子的東墻邊,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,娘已在莊稼地里耕作了,忙過一陣子農(nóng)活,太陽升到了東山頭,娘收拾農(nóng)具開始回家做早飯,一回到家,娘就走進廚房,娘的影子便在東墻邊的土灶旁晃動起來。
我家的土灶很簡易,用泥磚砌成,灶臺表面用水泥提漿抹勻,光亮平滑。土灶上坐一口鐵鍋,一旁是一個儲水的水缸,舀子放在水缸上面。土灶對側(cè)堆放著生火的柴火,豆秸、棉柴、樹葉、枯草等用柴,隨季節(jié)變化輪番塞進廚房。娘從莊稼地里回來,在水盆里洗干凈手,顧不得歇上一會兒,灶膛內(nèi)就升起了火。娘先用鐵鍋燒兩壺開水,然后開始做早飯。在老家上學的時候,我家的早飯?zhí)睾唵?,幾個餅子和稀飯,還有一小碟菜。上完早課我一放學回到家,娘就竄動著不知疲勞的身影,從廚房把早飯端上來。我家的土灶簡易,早飯也儉樸,娘的影子卻很溫暖。
灶膛里又攢動出火苗來,我家煙囪升起快樂的炊煙,縷縷炊煙呼應著升上了天際。每當站在高處,看到從我家灶膛里跑出來的炊煙悠悠出現(xiàn)在眼前,我心中感到無限快樂。日頭當午,空氣里彌散著淡淡的糊焦味,娘又用土灶做午飯了。歲月里的日子簡樸,家里沒有好飯菜,自家地里青菜油油地散發(fā)綠意,娘摘來沖洗干凈,就是一頓簡單的農(nóng)家飯。我吃著娘在簡陋土灶上烹煮的飯,一天天快樂地生活和成長,頗感溫馨和愜意。那天我嘴饞,娘好像早就知道我的心思,就用節(jié)省下來的錢,變著法兒給我做可口的飯。迎著暖陽從村口跑回家,我看見娘正在土灶旁做午飯,灶膛里柴火“噼噼啪啪”地響,鐵鍋里冒出香噴噴的味道來,我瞥了一眼就開心地笑起來,娘給我做豆豉魚吃呢。豆豉魚不是用活蹦亂跳的大魚去做,而是娘趕早去集市買回一些小魚仔,一條條去除內(nèi)臟,加鹽腌制一會后,再入鍋去做。這些小魚仔花錢不多,娘卻能做出美味來,我覺得娘用小魚仔做的豆豉魚比大魚還好吃。娘一邊往灶膛里添柴,一邊將腌好的小魚仔放進油鍋,均勻攤開,慢慢焙煎,焙好一面再焙另一面,條條完整,不粘不爛,黃燦燦的真是誘人。接下來,娘把煎好的魚再用木屑進行熏焙,熏焙好后,娘利落地在油鍋里爆香蔥姜蒜,加點兒紅辣椒和兩勺豆豉醬,將魚翻炒入味,淋一點兒醬油,香噴噴的豆豉魚就出鍋了。娘一筷子一筷子給我夾菜,我吃的小肚子圓鼓鼓的,好解饞啊。我瞅一眼娘,再看一眼我家的土灶,好甜蜜哦!
日子一天天往前走,娘在莊稼地里勞作,灶臺還是娘的舞臺。娘在土灶上生火燒水和煮粥,還在土灶上米粑和糍粑,艱苦的生活中總有娘通過艱辛勞作帶給我的幸福和快樂。米粑軟軟香香,糍粑黏黏甜甜,農(nóng)家生活的園子里,也總會開出美麗的花朵來,我童年的歲月簡樸又溫暖。
想起家鄉(xiāng)的土灶,就想起了娘,娘的影子總生動在歲月里。這簡陋的土灶是鄉(xiāng)土里的文字,是通俗的鄉(xiāng)音,更是故土的一縷縷情思化作一行行熱淚,溫暖地掛在兩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