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華龍網11月13日訊 記者從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公眾信息網獲悉,黔江區(qū)多舉措大力發(fā)展素質教育。一是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。
???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扎實開展 “三愛”“三禮”、心理健康、環(huán)境、感恩等教育。立項重慶市領雁工程項目7個,立德樹人特色項目基地校1所,1所學校被命名為重慶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,新增白石小學等4所重慶市鄉(xiāng)村少年宮學校。 師生獲 市級獎勵605人次, 其中,實驗小學陳子妍被評為2018年第一季度“新時代重慶好少年” 。
???二是強化體藝教育。全面實施體育、藝術、科技“2+2”項目和“1+5”行動計劃,在開足音樂、美術、藝術課程基礎上,形成城東小學銅鈴操、中塘小學向氏武術、城西小學蹴球等地方課程。2018年,黔江區(qū)成功舉辦重慶市校園足球聯(lián)賽暨高中生足球比賽(高中男子組)、黔江區(qū)第十七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、學生藝術活動月系列活動等,組織學生參加市級中小學生藝術展演、才藝大賽、“戲曲進校園”等活動,獲得市級以上獎項247個,其中,苗族舞蹈《銀色山脊》獲全國職業(yè)院校技能大賽金獎。
???三是重視科技教育。各中小學圍繞市、區(qū)每年科技教育活動主題,廣泛開展“科技活動周”“中小學生科技節(jié)”以及科技實踐大課堂等多種形式的科技活動。組織學生參加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(chuàng)新大賽、第二十六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、第十八屆CAPC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重慶賽區(qū)選拔賽、十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重慶市級競賽等活動,獲市級科技競賽190人次。 四是弘揚民族文化。出臺《黔江區(qū)中小學民族文化進校園實施意見》,把民族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。全區(qū)各級各類學校構建以民族器樂、民族工藝、民族體育等為主要內容的課程體系,開發(fā)《后壩山歌》《竹鈴操》等民族文化校本課程26門,建立民族文化學生社團41個。重慶旅游職業(yè)學院開設民族舞蹈、民族音樂等專業(yè),職教中心開設民俗旅游、民族服裝專業(yè),年均共培養(yǎng)民族文化傳承專業(yè)人才近1300名。